泉州推6种现代设施农业建设 “大农业”牵手工业化

今日泉州网

500万元扶持50家龙头企业

我市将实施农业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新扩(改)建重点项目89个,完成年度投资27亿元以上。市级财政安排500万元,着重培育以果蔬、茶叶、食用菌、花卉、畜禽、林竹、渔业、粮油、中草药、休闲食品等优势产业和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为重点的50家行业龙头企业,制定相应的促进计划和服务方案,重点用于扶持行业龙头企业和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技改等贷款贴息补助。鼓励龙头企业走集聚化、混合所有制道路,组建企业集团,上市或发债融资,鼓励农户、农民合作社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作价入股龙头企业。

新增家庭农场100家

新型经济主体是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今年,市级财政将安排400万元扶持创建40家(其中林业10家)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重点培育农机服务、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组织。出台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实施方案,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全市新增家庭农场100家。市级通过学历教育和田间学校技术培训,每年培养200名专科学历、1000名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或在农业生产一线自学成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新型职业农民,并颁给相应的资格证书。

此外,我市还将实现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监测全覆盖。

(泉州晚报 记者 郑意凡)

相关报道

福建泉州1.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现代设施农业建设

今年中央1号文件刚刚发布,将为我市农业发展注入强心剂,而本地的一项新政策又将为其带来实际的利好。记者获悉,市农业局、财政局日前联合发出《2013年泉州市设施农业补贴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2013至2015年,泉州市安排1.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现代设施农业建设。

“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设施农业补贴项目主要包含设施蔬果(中草药)、设施食用菌等三类园艺作物的大棚建设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建设。

五种类型可申报补贴

去年年底,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2013至2015年将安排1.3亿元发展现代农业。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方便大家申报,市农业局、财政局联合印发设施农业申报指南。指南中所指设施农业包含设施蔬果(中草药)、设施食用菌等三类园艺作物的大棚建设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建设。设施农业大棚及工厂化食用菌补贴项目实行“农民受益、园区优先、先建后补”的原则。市级补贴重点用于科技含量高、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项目,引导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

“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都可以申报。”该负责人称,设施农业补贴申报有五种类型:设施蔬菜智能温控大棚、设施蔬菜温室大棚、设施水果温室大棚、设施食用菌温控菇棚(房)、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为促进项目集聚,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将优先安排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福建农民创业园及示范基地的建设项目。”

申报看准起补面积

设施农业大棚和食用菌工厂化补贴采取项目化管理方式,实行经营实施主体申报、县级受理、汇总排序、市级评审、业主建造、县级验收、公示、财政逐级拨付、市级抽查的程序。该负责人提醒,各申请类型补贴标准和起补面积并不相同,申报时可选查阅申报指南。

据了解,符合市定建设标准的设施蔬菜(中草药)智能温控大棚,每亩造价约20万元,连片新建10亩以上,或用于设施蔬菜(中草药)温室大棚同片配套育苗的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市级财政补贴每亩2.5万元。

符合市定建设标准的设施蔬菜温室大棚,每亩造价约4万元,相对集中连片新建100亩以上,市级财政补贴每亩0.5万元。

符合市定建设标准的设施水果温室大棚,每亩造价约2万元,相对集中连片新建100亩以上,市级财政补贴每亩0.25万元。

符合市定建设标准的设施食用菌菇棚(房),相对集中连片新建30亩以上,每亩造价约8万元,市级财政补贴每亩1万元;非市定建设标准,相对中连片新建设50亩以上,亩造价6万元以上,钢架或砖结构,符合安全、先进、适用原则,市财政补贴每亩0.8万元;非市定建设标准,相对中连片新建设50亩以上,亩造价3万元以上,钢架结构,符合安全、先进、适用原则,市财政补贴每亩0.4万元。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方面,新建设食用菌工厂化日产能力2吨以上,扩建、改造提升食用菌工厂化日产能力1吨以上,市财政补贴日产能力每吨10万元。 

[责任编辑:卢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