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灵女的付出,超乎想象。高清组图>>
4月4日,《东南早报》A14、A15版独家图文报道职业哭灵人(《“清明时节最忙职业” 哭灵人》)后,清明期间引发关注和热烈讨论。从未上过网的几位哭灵人注意到,很多转载的网络媒体都以“福建哭灵女月哭20余场收入赛白领”做题,网友的非议和争论也汹涌而至,对此她们感到很委屈:“我们挣钱没有网友想的那么容易!”
□东南早报记者 潘登 文/图
7个人一昼夜酬劳3000元
路上奔波五小时 现场辛苦十多个小时
她几乎每个月都有20多天在“哭”……
这支7个人的歌仔戏队拿走了3000元……
在早报的这篇报道中,上述两句体现哭灵人业务繁忙和“技术含量”的表述,被众多网络媒体片面误读,有的媒体据此直接推算出“职业哭灵女月入6万”的耸人标题,引来一些网友吐槽非议。
事实上,早报此篇报道所述的7个人拿走3000元,指的是哭灵女们开车来回四五个小时、工作一晚上和翌日大半天的酬劳。她们具体解释说:“我们开车从安溪赶到南安,来回要四五个小时。下午赶到主人家后,当晚十点前就要化妆哭上两回;第二天出殡前,还要化妆在不同场合再哭上几回。其实是7个人一昼夜的工作量,路费、油费、途中餐费都包括其中,这样算来算去根本不是网友想的那么好赚。有的媒体转载时写成了每个人一月能赚两万元,同行们都觉得实在太离谱……”
一位殡葬中介师傅的说法,也基本印证了她们的解释:“7个人奔波几百公里挣的3000元,除去路上各种费用,其实每个人最后也就一两百元的收入。”他透露说,市场竞争下,同一个中介掌握很多哭灵人的信息,“谁哭得好谁收费就高,但也不可能偏差太大。”他在现场还曾告诉记者,这次3000元收费中包括“拜棺”,也就是抚棺哭灵,“这个不是所有人家都会请的。”
此外,不同的人家请的队伍人数也不相同,“很多人家只请两人哭灵,加上两个帮手总共四个人,同样哭灵忙碌一昼夜,收费就只有一两千元”。
歌仔戏功底唱芗剧调
“二十四拜”哭出传统意味
哭灵人这个自古存在的职业群体,如今因为大多存在于乡村,很多城里人已很少见闻,本次《东南早报》的近距离采访报道,让人们得以“高清”地看到这个群体。
这是封建迷信还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网友们的争议让哭灵女们看到了社会大众当下观念的多元,对于自己从事的这份职业,她们有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从事这一行,主要就是图个自由。”一位哭灵女说,同行们年纪相仿,为了照顾家庭和孩子,如今不可能再跟着歌仔戏团整天在外排练演出,而唱了十几年歌仔戏的功底,从事哭灵会比外行做得更专业。
“我们拜唱的是芗剧调‘二十四拜’,每调四句,每句七个字,歌词的内容都是歌颂上辈人养儿育女的辛酸、爱子之情,还有子女们对上辈人的怀念之情,而且讲究每句词的最后一个字闽南语发音要跟上字押韵,唱的调也很多,这真是要学的。”采访当天,死者家属请的其他乐队中,也有外地男子披麻戴孝用普通话哭灵,但唱的是流行歌曲,缺少真情,难与家属形成互动。
每次哭灵,哭灵女们都像演出歌仔戏那样认真化妆,哭出真情。“只有哭出传统的味道,才能感染家属,哀悼亡者。”一位哭灵女感慨地说,“我们的文化水平都比较一般,大家都是为了生活,如有不雅之处,望大家海涵!更不要把我们与白领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