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各地扫墓习俗有别 有的在三月初三有的在冬至(图)

泉州晚报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泉州一些地方,扫墓祭祖并不是在清明时节,有的在农历三月初三,有的则在冬至。

泉州扫墓习俗有别 有的在三月初三有的在冬至

清明节小长假第二天,宏福园迎来5万多市民扫墓。(戴涵琦 摄)

□记者廖培煌 实习生王霁雯

祭悼死难亲属 设“三月初三”敬祖节

“我们这里是在农历三月初三扫墓的。”南安石井小王发的一条微信引起大家的兴趣。原来,在南安石井一带,当地村民不在清明节这一天扫墓,而是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2014年为4月2日)。

据说,当年郑成功为“反清复明”和收复台湾,踞守厦门、金门等沿海地区,将士们同仇敌忾,矢志不移,连听到一个“清”字,都感到逆耳。有一天,一名士兵端来茶水说:“请喝清茶。”郑成功很气恼,当即纠正说:“今后不准说‘清’字!”而“清明节”,“清”字压在“明”字上头,更使他恼火,因此他下令所在地民众不要在“清明节”扫墓,而改在“三月三”敬祖。

泉州学研究所所长林少川介绍了另外一种传说:清兵屡次被郑成功军队击败,怀恨在心,后来郑成功移兵驱逐荷夷,收复台湾,清军乘机入侵厦门、金门等闽南沿海地区,毁城拆屋,烧杀淫掠,百姓纷纷逃难,造成“嘉禾断人种”的惨剧。幸存者直到三月初三才陆续返回家园,但是已无法弄清死去亲人被害的确切日期。因此,幸存者择定三月初三共同祭悼死难亲属,这天便成了有纪念意义的“敬祖节”。

冬至祈年佳日 扫墓应运而生

除了南安石井不在清明节这一天扫墓之外,在泉港、安溪、永春、德化等地,也有不少村民不在清明节扫墓,而是选择在冬至当天。

民俗学家分析,冬至俗谚“冬肥年瘦”,这时候正是诸物丰饶之时,秋收后农事告竣,新谷入仓;而且入冬后人们都比较闲暇,尤其是地处山区的人们,比如安永德等地,再不像春天那样忙碌;加上气候干燥,百草衰败,适宜举办年节前的各种祭祀和喜庆活动。于是扫墓跟其他活动一起,也就应运而生了。另外,在古人观念中,冬至与“阳气”相连,不仅是人长生的日子,也是祈年的佳日。

泉州市文管所原主任、研究员黄真真说,当然,也有地方做春冬两祭,清明时节“春祭”,冬至时“冬祭”,像一些大姓,祭祖典礼规模大,很神圣。

扫墓时间有别 追思意义相同

黄真真说,清明时节,亲友往往相约同一天聚集扫墓。其实,这也是一次家族聚会,有利于更好地维系亲情。虽然各地扫墓时间有别,但追思先人的意义是一样的,内容、形式也大抵一致。“大家共同缅怀祖先,回顾长辈过去怎样疼爱自己以及如何辛苦创业才换回今天的生活。”

[责任编辑:卢侨生]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