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国际社会还沉浸在2016年新年的节日气氛中之时,沙特2日宣布处死包括该国知名什叶派教士尼米尔在内的47名囚犯,引起中东乃至全球什叶派穆斯林的抗议浪潮,也点燃了逊尼派主导的沙特和什叶派主导的伊朗这对中东宿敌之间的口水战。
沙特伊朗断交,给中国出了个大难题
中东风波再起。
尼米尔,这个掉了脑袋的宗教领袖是沙特人,阿拉伯人。可是用最高调门抗议他的死的是伊朗人——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到点燃了沙特驻伊朗外交机构火焰的抗议者,都是伊朗人。
这一把火,让长期以来互相看不顺眼、大小摩擦不断的伊朗和沙特终于步了我们A股和油价的后尘,开始“熔断”了。沙特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并且对伊朗外交官限期离境。
紧随其后,“伊朗的受害者”们,那些在也门损兵折将折戟沉沙的几个国家也差不多——巴林立马与伊朗断绝了外交关系,苏丹同步撵走了伊朗大使;经商有道的阿联酋来了个“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只是降低与伊朗的外交级别,不知道是不是留着作为什么生意机会了。
从来不缺戏看的中东,在叙利亚和ISIS话题刚刚热度减退没几天,又上演了新的一幕。
罕见
一般而言,国际关系和外交中,抗议打口水仗很常见,断绝外交关系不常见。因为关系都断了,意味着沟通商量的可能性被压缩到了最小。如果这两个国家地理相隔甚远,没有其他更多的利益冲突,也许就到此为止了。可是沙特和伊朗仅仅隔着一个波斯湾,分执伊斯兰教两大纷争不已的宗派牛耳,同样都是石油输出大国,为了多赚石油美元暗战连连。更重要的是,双方的代理人甚至本尊都在几个战场热烈厮杀——目前情况是,沙特带着一票兄弟在也门跟伊朗的代理人胡塞武装打得不亦乐乎;而叙利亚战场上,伊朗的精锐革命卫队与沙特支持的“反对派”也血战数年了。
那么,这样一来,他们俩会不会直接打起来呢?前段时间,沙特组织了一个甚至包括了贝宁这样的国家在内的“反恐联盟”,只是把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画在了圈外。今天回头再看这一举动,恐怕这样的担心不完全是“杞人忧天”。如果他们打起来,我们刚刚享受了没几天的燃油降价之爽会不会戛然而止呢?
根源
怀着明天去加油站会不会遇见天价油的“极恐”(我们的油价是往低里“熔断”哦),再“细思”地往深里扒一扒,你就会发现,沙特和伊朗之间的纷争,不但搅合了教派纷争、民族矛盾、经济对抗、背后大国地缘政治角力等等现代乱局的必备戏份,还外加升级包:历史悠久。
事实上,从一千多年前,阿拉伯第二任哈里发征服萨珊帝国(古伊朗)开始,民族冲突的根源就被埋下了。古代波斯语被酷烈的屠杀埋入历史,之后几百年,即便是改宗伊斯兰教的伊朗人,也仍然被严苛的压制着,地位与驴子和狗差不多,甚至没有权利与阿拉伯人并肩而立或并排行走。
到了最近的1980年代,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大张旗鼓的“输出革命”,最后招来了一场战祸。这其中,沙特的功劳也不能小看了。
直到2011年,沙特都在指责伊朗“输出革命”。在“沙特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研讨会”上,时任沙特的副外交大臣图尔基亲王指责伊朗玩弄宗教派别这张牌,向阿拉伯国家输出革命,试图把巴林变成一个“伊斯兰共和国”。因为沙特出兵帮助逊尼派的巴林王室镇压了什叶派的抗议活动,导致其驻伊朗外交机构遭到攻击(恰好也是这次遭到攻击的)一事,这位亲王当时就威胁过要跟伊朗断绝外交关系。
如此多的新仇旧恨加在一起,会不会让这中东双雄最后来个沙场争锋呢?答案是,基本不会。小打小闹,让世界人民关注一下的事情也许会有,风云起山河动的大打出手,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