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日从“江苏省车”到“苏超搭子”:一场基于陪伴的品牌破圈

今日热点网

在品牌营销领域,善于借势往往比造势更见功力。今年夏天,苏超联赛在江苏掀起草根足球热潮,新日电动车凭借对草根足球文化的深刻理解,以“苏超搭子”的轻巧身份,完成了一场低成本、高共鸣的区域营销渗透。没有高举高打的资源投入,没有刻意渲染的品牌情怀,新日以走心的应援动作,实现了品牌在区域市场的有效破圈。

轻身份、重连接,以搭子身份建立情感接口

苏超搭子有新日——这句口号背后,是新日对年轻人社交语境的一次精准借用。搭子一词,自带平等、陪伴、无压力的社交属性,恰好消解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隔阂。新日不强调赞助,不标榜支持,而是以一起看球、一起嗨的同伴姿态,融入球迷的赛事体验。

medias-uploads/ty-202503/5c06a3ca4ac48ea7f11ced83941e3867.png

不仅仅依赖于冷冰冰的硬广输出,而是做有温度的情绪呼应。新日打破传统体育应援的常规路径,基于江苏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质,据此量身定制了一套“一地一策”的应援方案。在常州,新日结合本地文化,推出“十三妹”足球宝贝形象,以飒爽风格呼应城市的拼搏气质;在扬州,则打造“甜妹蜜桃”主题应援,用“甜心驾到,省车开道”等轻松口号,软化赛场对抗感,营造主场氛围。这些动作并非标准化复制,而是基于城市特质做内容适配,让品牌落地有根、互动有心。

小预算、大声量,构建线上线下传播闭环

好的策略需要强有力的执行落地。在此次新日有关苏超赛事的营销策略上,其通过线上线下的高效协同,依靠内容和场景的深度融合,构建了一个自我造血的传播闭环,营销动作的广度与深度在此得以彰显。

线上,借助社交台发起#苏超搭子有新日# 等话题,通过海报、短视频、互动助威等方式,持续附着赛事热点,让每一次热点,都成为新日的一次亮相。内容不追求制作精良,但讲究节奏感和场景感,确保在球迷讨论中自然植入。

medias-uploads/ty-202503/a3fa999721b074ff31d807277658f682.png

线下,骑行应援、门店活动、高速路牌投放等动作,则将线上关注转化为真实触达。决赛期间,新日梦想6车队穿行南京街头,形成流动广告;门店结合周年庆推出进店有礼,实现“从看见到拥有”的引流转化;沪宁高速大屏投放,则精准覆盖高频流动人群,完成品牌曝光的“最后一公里”。这一套线上引关注、线下接流量的闭环,未依赖大规模广告投放,而是依靠内容与场景的有机结合,实现传播效率的最大化。

medias-uploads/ty-202503/1cf3a4a3d953bb40c2f5c1e373e1d8d3.png

软植入、强符号,长期主义的品牌营销答卷

一场成功的营销战役,不在于一时的话题热度,而在于其对品牌价值的长期滋养。新日在苏超期间的多次露出,均巧妙结合了其主力车型如梦想6、甜心等,使产品成为应援场景中的自然元素。值得注意的是,新日并未刻意强调产品性能,而是将车型与草根足球、追逐梦想等赛事精神做软性关联。例如,梦想6不仅在骑行应援中高频出现,也在传播内容中与“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点亮”的主题呼应,使产品从工具变为符号,完成从看到认同的认知转化。这种打法,看似随意,实则有心。不仅避免了传统车型推广的生硬感,也摆脱了为了曝光而曝光的无效营销,让产品在情绪场景中实现心智植入。

medias-uploads/ty-202503/528c06e4a985229f94f19478bf51a6df.png

纵观全局,新日的角色早已超越了一次性的热点追逐者。从女超联赛到村BA,再到苏超,其在区域赛事中的持续露出,已逐渐形成一套低介入、高粘性的营销模式:不以赞助商身份强刷存在感,而是以参与者身份做内容共建和情绪响应。这种打法,背后是品牌对区域市场的深度理解与长期经营的决心。它不追求短期销量的爆发,而是通过一次次轻量、走心的互动,持续强化品牌在用户生活中的存在感。

总结

新日的苏超营销,没有依赖大规模投放,而是通过精准的定位、因地制宜的内容和有效率的执行,实现了品牌的软性破圈。它告诉我们:营销不一定非要大投入,关键在于是否对路子——找准用户情绪,用他们接受的方式,说他们想听的话。这种“搭子式“的情绪营销,或许正是当下很多品牌可以借鉴的路径:不做赛场的主角,而是做用户身边的伙伴,用走心的方式,实现品牌价值的自然沉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