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代表中国内地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争夺的名额都引人关注,今年内地推送的电影《夜莺》是一部中法合拍片,此前少人听闻,但它击败了包括张艺谋《归来》和在柏林获得金熊奖的《白日焰火》,当选“申奥片”。
昨日,该片导演、法国人费利普·弥勒和制片人李保罗来到广州与观众见面,弥勒说中国选择一部由法国导演的电影去角逐奥斯卡是很大胆开放的行为,作为导演他非常惊讶和自豪,“听说后感受到身上的责任加重很多。”
项目曾不被看好
不少中国观众看过费利普·弥勒导演的《蝴蝶》,片中的插曲在中国也相当流行。《夜莺》用了他四年时间拍摄,“每天都在想怎么拍好,我是一个法国人,该如何拍好这个中国的故事,前期花了两年来做准备。”
该片虽然讲的是内地家庭,但他觉得:“中西家庭的结构很相似。三代人的家庭关系,是全世界人民都能懂的,所以电影在法国上映也受到观众的喜爱。”
比起文化方面差异,弥勒表示拍摄过程其实很顺利,反倒是在影片融资时碰到的困难更大,“这是一部合拍片,要在法国和中国都找到钱,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这个项目”。
称合拍片有优势
对于《夜莺》被选中“申奥”,弥勒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是这是一部合拍影片,“它代表中国影片走向国外的趋势,而且‘申奥’的很多影片都是主推选国和其它国家合拍的”。第二点也很重要,就是《夜莺》让外国观众感受到以前电影中不一样的中国,“阳光又温馨”。
制片人李保罗说《夜莺》被选中,他最初也很惊讶,他觉得这个电影不能说很全面地代表中国的现实,“但影片对现代中国家庭的写照,以前是不存在的,这点可能打动了广电总局。”(记者 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