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诊科,陈河彬(中)忙碌地工作着。
每年春节期间回家乡义诊,潘家三代人坚持了60年。
昨天是首个中国医师节,主题为“尊医重卫共享健康”。让我们向新老医师们表示崇高的致敬。
医生这一职业,因博爱、敬业、奉献而崇高。寒来暑往、白昼黑夜,他们坚守在一线,一次次无惧无畏地向疾病宣战;春去秋来、斗转星移,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着病人的健康和生命。作为健康的守护者,泉州市约有医师1.55万名,他们为全市人民健康和泉州医疗健康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传承32字“明英家训” 三代人义诊60年
“待人以诚,处世以德;作业以精,求索以勤;奉献为本,服务为尚;礼仪为尊,和谐为贵。”从医35年的潘敬新牢记着这条32字“明英家训”,这是他叔叔潘明继定下来的,“我对于医生这个行业的喜爱,完全来自叔叔的影响”。
日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对从医超过30年、至今奋斗在临床一线的近百位“资深主任医师”进行表彰,潘敬新名列其中,他目前是该院大内科及血液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他的叔叔潘明继,曾担任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肿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福州市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1958年,潘明继与同为医生、从事中医针灸治疗的施增英结为伉俪。办婚礼时,潘明继带夫人回到家乡农村,那个年代农村地区高水平的医生少之又少,喜糖刚分完,他们家便被慕名前来寻医问药的村民围得水泄不通。看到这样的情形,潘明继很受触动,他感觉自己应该为家乡的医疗事业做点什么。从那以后,每年春节期间回家乡为乡亲免费义诊,成了潘家的家训。
如今,这条家训已坚持了60年,义诊队伍也从潘明继夫妻两人,扩大到包括其儿子、女儿、侄子、侄孙等在内30多人。1991年,潘明继被美国国际传记学会和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载入《世界名人录》,并成为1991年度36位“国际突出贡献专家”之一,美国国籍传记学会授予他“国际毕生学术成就金质塑像奖”。他用所得的10万美元奖金在老家建起了明英苑作为义诊场所。
从小便常常目睹叔叔为乡亲们义诊的情形,潘敬新觉得自己学有所成也义不容辞,他从业后每年春节都回乡参与义诊。潘敬新的儿子潘宏达,高考考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后保送到北大医学部,成为硕博连读的临床型研究生。2016年潘宏达荣获北大“优秀毕业生”并被北京医院录用,成为一名肿瘤外科临床医生,成长为潘家义诊团的第三代领军人物。
为病人多争取时间 只为不负“生命相托”
“陈医生!快!这个病人肚子疼,站都站不直了……”8月17日下午1点多,在泉州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急诊外科医生陈河彬一听到有病人来,放下还没吃完的午饭,又走上了工作岗位。这份快餐,一推再推早就凉透了。
这是陈河彬的急诊科日常,一个月他处理的病患基本上有450例。出生于1988年的他2011年走上医师岗位。他说,当初选择从医,是因为母亲遭受过病痛,自己亲历医护人员的付出,深有感触,也希望能成为一名医生,救治更多的人。
在急诊科多年,直面生死对陈河彬来说是家常便饭。他说,每天面对不同状况的患者,得时刻提醒自己平时多学一些,工作时多做一点,尽力为病人多争取一些时间。
两个月前的一个晚上,急诊科接到一名特殊的病人。伤者是一个22岁的女性,已经是3个孩子的妈妈,在工作中脸部被机器切成了两半,辗转几家医院最后送到了泉州市第一医院。“满头是血,当时就想着一定得全力救回来,要不然她的三个孩子可怎么办?”陈河彬立即介入处理。病人的血压一直很低,用药后也没有起作用。“这种状况不大对劲!”凭着几年的经验,他怀疑是心脏方面存在状况,随即邀请心血管科的医生到急诊科帮忙检查。经过确诊,病人心脏瓣膜腱索断裂。经过及时救治,病人康复得很好。
“病人可以选择医生,医生没有选择。”陈河彬记得第一次直面生死的情景,当时一个两岁的小男孩因车祸肺部撕裂性损伤,他检查后几乎已经清楚结果,但不敢丝毫懈怠,“前后不到5分钟,你前一刻还看着他要父亲抱抱,没过一会儿就口吐鲜血不止,那时候你不得不去承受一个医生的无助”。
陈河彬说,敬畏生命对于医生而言不是口号,是要终其一生鞭策自己为“生命相托”做好准备,是在每一个病人面前切实而细心地行动,才能不辜负医者的荣耀。
记者 林志安 林加华 通讯员 何安阳 曾婧琦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