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庭环境?

泉州市第一医院儿科

疫情期间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庭环境?

疫情期间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庭环境?

线索一 语言表达

部分语言发育成熟的儿童、青少年,常会用反复询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妈妈,我昨天刚跟小刚玩过,他爸爸刚从武汉回来,我们会感染吗?”或寻求支持“爸爸,我很害怕,我们最近不要出门了好不好?”

线索2 生活状态改变

有些父母发现,疫情发生后,孩子表面看起来与平时无异,但生活上却有些反常:难以入睡、睡不踏实、噩梦多、早醒、食欲不振、做事说话心不在焉等,或经常描述自己身体上出现胸闷、恶心、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不适,这些细节的出现都提示着孩子有可能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中。

线索3 行为改变

1

社交能力的改变。比如,一个非常爱热闹的孩子,突然变得十分退缩,家里来人了就躲起来。或者,每天都吵着出去玩儿的孩子,突然拒绝外出,即便反复跟他解释戴上口罩就不会被感染,孩子仍然回避。更小一些的孩子可能表现为过度粘人,不允许最亲的人离开自己的视线。

2

出现退行性行为。孩子不安的情绪如果没有适时释放,就会抑制孩子的能力。明明可以自己吃饭了,现在偏偏要大人喂,明明不再尿床了,却又再次尿床,或者怕黑,不敢独自睡觉等。这都是心情焦灼的表现,需要引起大人的警惕。

3

过度的消除焦虑的行为。为了减轻自己的不安,有的孩子会出现过度洗手、过分监督大人的卫生习惯、在家里活动睡觉都戴着口罩等行为。

线索4 情绪波动

孩子感到恐惧、不安时,小年龄的孩子可表现为哭闹、烦躁、难以交流,大年龄的孩子则表现为情绪暴躁,无缘无故发脾气,甚至出现攻击行为等。

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孩子很容易感受到大人的焦躁及周围的压力从而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但因表达能力和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有限,他们受到的伤害往往更隐蔽、更持久。因此,为了支持孩子平稳地度过这个特殊时期,父母必须有意识地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庭环境,具体有:

01

帮助孩子理解疫情,提升安全感

父母可以通过孩子们熟悉的事物,来理解这件事。比如,我们可以把疫情比作蝗虫成群飞来:“疫情就像一群蝗虫,当他们成群飞过来时我们先分散开,等他们飞散了,我们再拿杀虫剂消灭他们,现在我们就分散在家里比较安全!”当我们把孩子不熟悉的东西变成一些熟悉的词汇时,孩子就会感到安全。

02

传递正面消息,给予积极暗示

学龄前的孩子通常不懂得甄别信息真实与否,家人反复谈论、新闻画面反复播放等传递出的过载信息将会加重孩子的恐慌和焦虑,因此减少孩子关注疫情的时间,家人谈论时多传递积极正面的信息,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今天的确诊病例少多了,看来国家的措施还是很有效的,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了。”将有助于减轻孩子感受到的压力。

03

通过游戏,减少焦虑

游戏是孩子的语言,通过游戏,孩子能把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绪宣泄出来,比如,有个孩子,在疫情发生后,每天反复玩积木搭好-推倒-搭好-推倒的游戏,以此来释放自己的焦虑情绪;绘画也是很好的情绪调节方式,操作如下:用一张A4纸,让孩子在正面画下自己的担心,在背面画下一切都变好了的样子。如果孩子仍然担心,大人可以和他们一起畅想变好了的情形,然后采取“联合作画”的方式画好背面。

为了克服孩子的恐惧,我们也可以和他们玩“角色扮演游戏”,由儿童扮成医护人员表演救治患者的情景或扮成大人学习电视里教授的方法帮成人带口罩、洗手等。

此外,适度的竞技性游戏,还能帮助儿童转移注意力,产生愉悦的体验,放松心情,如小小搬运工、扔纸球、穿越障碍等。

04

规律的作息生活

因孩子力量弱小,对周围的人、事都没有掌控力,容易缺乏力量感和掌控感,而规律可掌控的生活则是应对焦虑恐慌的良药。疫情的突然到来,虽然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若父母能督促按照原先的节奏生活,按时起床、学习、活动、与伙伴网上交流,按时吃饭、休息,可帮助孩子保持稳定有序的心理状态。

温馨提示

多通风 勤洗手 戴口罩

疫情当前,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保护好自己!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