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泉州市第一医院医务人员们的朋友圈都被这样一个消息给刷屏了。
事件回顾: 一位8岁女童,在游乐场玩游戏时,突然陷入昏迷,直接瘫躺在蹦床上。家属对女童紧急进行了心肺复苏,随后送到了我院城东院区抢救,到医院时女童处于呼吸停止、心脏骤停的状态,经初步诊治疑似受“挥鞭样损伤”。
全力救治: 患儿送往医院时已是下班时间,因患儿病情危急,儿科梁世山主任亲自指导儿童重症诊疗团队对患儿实施抢救,经过抢救后患儿心跳恢复,但仍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呼吸,其余生命体征暂时稳定下来,这为进一步确诊争取了时间。经神经内科、骨科等相关科室联合会诊,一致认为患儿必须尽快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但患儿无自主呼吸且处于昏迷状态,根本无法独立完成核磁共振检查。随后经讨论决定,这次特殊的检查由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两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全程陪同患儿完成。
无法自主呼吸,那就片刻不能离呼吸机,但核磁共振检查室是不允许进任何金属仪器的,没有心电监护仪没有呼吸机支持,甚至连听诊器也不可以带入,到底该怎么做?经过集体讨论,最后决定由一名医生按压简易呼吸气囊,一名医生通过触诊桡动脉搏动监测患儿脉搏,并时刻观察患儿的口唇颜色变化,同时备好急救药品(肾上腺素等)及器械(喉镜、气管导管、转运呼吸机)于磁共振室门口,护士在旁随时等待医生的指令,如紧急情况出现可立即进行抢救。磁共振检查时,患儿躺在检查床上会随着床的移动进入到扫描舱里面,为了保证患儿的呼吸,主治医师吴伟立只能半弯着腰并单手随患儿头部移动不间断按压简易呼吸气囊直至完成头颅+颈椎磁共振检查(整个过程超过15分钟),顺利完成检查并将患儿安全回到病房后,陪检的医务人员才真正的放松下来,但手臂已经麻木无知觉(此处应该给我们医务人员一个赞)。
这一个看似简单的检查,虽不似手术台上的“刀光剑影”,但其中的惊心动魄与压力只有参与其中的医务人员才深刻体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体极限,医务人员也不例外,但是守着“但凡有一丝机会,都要倾尽全力!”这一个信念,医务人员们常常会忘记自己的极限,对他们来说没什么比挽回一个濒危的生命,还患者一副健康体魄更重要。
经过相关检查,患儿无自主呼吸考虑是在游戏时,脊椎错位造成脊髓神经受损引起脊髓休克,从而导致呼吸骤停,虽然磁共振显示脊椎没有明显错位,但专家指出这可能是患儿在垂直跳跃时脊椎错位后又自行复位,但脊髓神经已经造成损伤,若能醒来也有瘫痪的可能,目前患儿仍在我院PICU进行治疗。
科普时间: 一些剧烈游戏存在着安全隐患,尤其是到了最低点向上弹起,人处于超重状态,冲击力大,孩子双足在接触底部时,脊柱受力远大于他的体重,容易导致“挥鞭样损伤”,脊柱负荷过大,极易发生危险。
那什么是“挥鞭样损伤”呢?挥鞭样损伤是一种特殊的颈椎、颈髓损伤,指由于身体剧烈加速或减速运动而头部的运动不同步,致颈椎连续过度伸屈而造成的颈髓损伤。当各种高速前进的机动车急剧刹车,或在停车后突然受到后方高速行驶的车辆撞击,如车座靠背太矮,头颈部无座靠抵挡,乘车人由于身体猛然向前运动,头颈部后仰,继而前倾,发生过伸展及过屈曲性运动,使韧带向椎管内皱折,压迫脊髓,或发生脊椎脱位,造成挫伤、出血。健康人颈椎屈伸活动以第4-5和第5-6颈椎最大,颈椎第1-3及第6-7活动度较小。可将第6、7颈椎比做鞭柄,而将上部颈椎比做鞭条,故第5、6颈椎常发生损伤,亦可发生在第1、2颈椎或环枕关节。损伤可见韧带或关节束撕裂、关节内出血及软骨撕脱。严重者亦可造成关节脱位、骨折及颈髓受损。
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医生提醒,儿童的脊椎、协调性都没有发育完全,在参与剧烈游戏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挥鞭样损伤”导致的脊髓损伤后治疗的黄金时间是8小时以内,要成功救治,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家长能在现场进行简单的处理,让患儿去枕平卧于硬物上,切忌单人搬运患儿;二是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待专业抢救人员到场进行转运,搬运患儿时需有专人保持颈部稳定,其他人用手平托患儿的身体,使患儿身体笔直、在同一水平,将患儿固定在硬木板上搬运;三是当患儿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时,需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在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实施抢救,为后续抢救赢得宝贵时间;四是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文字供稿 PICU 陈艺红 赖舒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