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脑中风临床治愈的患者,如果出现行走的时候偏瘫侧上肢向胸部勾紧,同侧下肢在地上呈‘划圈’步态,大多是未进行系统康复治疗造成的。”泉州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神经康复主治医师王景峰说,脑中风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功能障碍性疾病,但是患者的康复治疗往往被忽略。
早报记者 林加华 通讯员 何安阳
脑中风
及早专业康复治疗
脑中风临床医学学名为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管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因此又叫急性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破坏,出现偏瘫等临床表现。在临床上中枢性瘫痪的康复过程,也称为病理性运动模式康复治疗的过程,康复治疗过程,主要通过克服病理性活动,抑制异常的动作模式,同时促进正常的姿势和平衡反应,最终达到自主运动,恢复最佳功能状态,降低脑中风的并发症和复发率。”王医师介绍。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病人达200万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高死亡、高致残、高复发是最典型的特征。偏瘫、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等是最常见的脑卒中后遗症。
“目前这些后遗症治疗,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综合康复治疗,脑中风患者应早期、科学、全面地进行康复治疗。”王医师说,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脑中风患者早期积极进行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重新获得步行和自理生活的能力。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地只有60%和5%。在病死率方面,康复组比非康复组也低12%。
他建议,脑中风的康复治疗应尽早,患病后一周左右开始到发病后三个月内都是最佳康复治疗期;事实上不论脑出血还是脑梗塞病人,只要病情平稳后,康复训练即可开始。患病半年后就是中风后遗症期,这时再进行康复训练的疗效很难令人满意,如果能坚持康复治疗,其“康复潜能”对改善患者的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还是有帮助的。
但是错误的康复治疗,不仅对患者无功,反而危害甚大。王景峰医师特意介绍了中风康复的几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 不用做康复治疗,打针吃药就能治好偏瘫
“这是目前多数患者或家属,甚至包括医院里的很多医生的想法。”王医师说。
大多老百姓认为,中风患者已有药物治疗,只要休息、营养好,功能障碍就可以逐渐恢复,不需要康复治疗,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当脑梗塞脑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细胞持续缺血超过6小时,就会发生不可逆性的坏死,没有任何药物能够救活这些脑细胞,康复治疗是目前对中风后遗症唯一有效的方法。因此中风后无康复训练,而是一味地打针吃药,结果是白花钱又延误最佳康复治疗时机。
误区二 康复治疗很简单,就是活动胳膊、拉拉腿
这是最严重错误的观点。康复训练必须在经过康复医师等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患者功能障碍的具体病情,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然后由治疗师按步骤进行训练,具体精确到每一块肌肉、每一动作的训练,否则像有的患者出现肩关节半脱位等肩手综合征,这症状就说明该患者的这个手就残废了。
误区三 下地走路越早,恢复就越快、越好
对于偏瘫患者,步行时各关节均呈僵直状态,足尖下垂,使得患肢“加长”,抬离地面困难,只能借助向对侧倾斜躯干同时骨盆上提的力量很费力地将下肢向上拉起,向外侧划弧线后再落回身体前方,这就是人们常见的偏瘫患者所特有的“划圈”步态,这是偏瘫患者未经合理训练,急于开始步行练习步态形成的。
因不当训练加重了患侧下肢各关节伸展肌肉的痉挛,关节屈曲动作很难完成。在偏瘫早期开始正规的康复训练,可使患侧肢体在运动协调的基础上再进行步行训练,就能形成较为接近正常的步行姿态。
误区四 康复就是力量训练,要反复练习
很多患者知道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且用功刻苦锻炼,但方法不对,会使瘫痪侧的肢体出现肌肉痉挛。康复训练可以使这种痉挛得到缓解,从而使肢体运动趋于协调。但是错误的训练方法,例如用瘫痪侧的手反复练习用力抓握,会使患侧上肢关节屈曲的肌肉痉挛加重,手指张开更加困难。偏瘫不是肌肉无力的问题,而是肌肉收缩不协调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因此,不能误以为康复训练就是力量训练。
误区五 得病要照顾,就别让老人动手了
中风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一旦老人得病,子女们都来尽孝心,即使患者能做,也不让动手,都由他们替代完成,这种越位关怀,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反而不利。王医师说,康复的理念是健侧帮助患侧运动,尽量提高患者的自主运动;而越位呵护,会减缓甚至阻碍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
中风病人的康复训练就像教小孩子一样,要循序渐进,切忌急于求成。家属应树立这方面的正确康复意识,积极配合医师,鼓励病人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信心,做到帮而不代,千万不可让病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不利于病人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