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漳州港海错馆看小鱼儿 去南炮台浏览历史古迹

石狮日报

有一种看海,是东山岛海青沙白、光脚踏浪的浪漫。有一种看海,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高调。也许漳州港少了几分浪漫,但却多了几分纵览天地、叠潮翻涌的快意。

这个冬天,来漳州港看看海吧!除了波澜壮阔的大海,这里的海错馆里有一座迷你海洋馆,不用太大,快乐就能盛满孩子们的小小心灵;这里的南炮台上有遥望海峡的视觉制高点,风卷尘沙,过去那些意难平的历史故事依旧在民族记忆中回荡。

去海错馆看小鱼儿

走进海错馆,导游也许会这么介绍:“海错馆与厦门岛、金门岛、双鱼岛隔海相望,是漳州地区首家海洋科普馆,也是国内首个以中国古代海洋生物图谱——《海错图》为主题,融历史教育、生物知识于一体的海洋科普馆。一楼主展区分为7个分区:海错之书、海错之人、海错之鱼、海错之观、海错之礼、海错之光、海错之苑。”

不过,这不是孩子们喜欢的,有点太深奥了。对孩子来说,海错馆就是一个迷你海洋馆,有鲨鱼,有水母,有各种各样平日里见不到的小鱼儿。

“海错”一词是中国古代对海洋生物、海产品的总称。《海错图》是清代画家聂璜绘制的一组图谱,书中描述了300多种生物,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是一本颇具现代博物学风格的奇书,成为雍正、乾隆、嘉庆、宣统等历任皇帝的枕边书,并都以印章的形式对自己喜爱的生物图片进行标注。

展馆结合《海错图》的内容,从潮间带到深海区,分为浅滩拾贝、鲨鱼码头、暗夜精灵、深海长廊、风暴之眼、水母简史、海错集市、海洋精灵、虾兵蟹将、魔鬼鱼湾等展区。

海错馆开业是在2018年的春节期间,它填补了漳州开发区旅游市场海洋主题旅游方面的空白。当然,这也是长泰天柱山欢乐大世界之外,漳州还算叫得响的一家海洋主题馆。首先,门票不贵,还可用漳州全域旅游卡免费参观,就足以吸引一部分亲子家庭将其列为周末自驾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有趣的是,海错馆矗立在海边,正是繁华小城和平静蓝海的交界,一面可听涛声冲刷这防波堤,一面可看圆柱形馆“倚靠”着一片建设得如火如荼的高楼城市。

步入海错馆,目之所及自然是幽暗的灯光、亮堂的水箱和翩翩游动的鱼儿。别太在意水箱上写着啥说明文字,好看就对了,拍照就够了,有趣就行了。

海错馆不仅是一座海洋展览馆,他还是中华白海豚的定点观察站,运气好的话,登上观景台仔细观察,可能会遇到白海豚出来水面嬉戏。不过登二楼以上楼层需要额外收费,楼上有简单的轻食饮料售卖。

面海而立,海错馆的右侧,是中国首个离岸岛“双鱼岛”,当前已经启动二级开发建设,未来将建成一座文旅产业岛。海错馆的左侧,是颇具西班牙情调的滨海小城招商卡达凯斯以及南炮台。

去南炮台怀古

漳州港有一个很重要的军事古迹——南炮台,位于屿仔尾东南临海突出部的镜台山上。濒临东海,紧靠大陆,居高临下,雄视万里海疆,它与厦门胡里山炮台,南北对峙互为犄角,共同扼守厦门湾。的确,站在这里能清晰地望见厦门岛上的双子塔、厦大主楼等建筑。

既然是历史古迹,就总有一些惊心动魄的往事。

清光绪二年(1876年),福建水师提督彭楚汉改建南炮台,南炮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海防炮台。抗日战争爆发后,九龙江出海口漳州一带成为闽南抗日前沿阵地。当时的南炮台修建在镜台山上,以闽南传统的三合土夯筑技术筑起城墙,炮台设置有明炮两门,安置德国克虏伯海岸炮,并修筑暗炮以配合,炮台内有旗杆台、官厅、兵舍等。

1937年9月3日,日本侵略者进入漳州港,企图攻占北岸厦门岛。屿仔尾炮台重炮击中日本军舰“箬竹”型13号舰,致其最后沉没在深澳附近海域,立下了华南抗日战场上第一次击沉日军现代化军舰的战功,极大地鼓舞了漳州民众抗击日本侵略,保卫家园的斗志。

城墙内依旧保留着兵舍、战壕、弹药库、练兵场等遗址。走进这里依旧能感受到风声中裹挟着硝烟战火的味道。现在摆放在台上的黑色大炮是仿制品,它的炮筒和当年的真品一样,朝向着海天相接的远方。

(■本报记者 张 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