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公司构建“大不良”格局 多元化的处置方式将成为今后重要的发展趋势

金融时报

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不良资产市场供给保持稳增加。对以不良资产经营为主业的资产管理公司来讲,既面临着更多的市场机遇,也面临一些挑战。

当前市场已经形成了“5+2+N+银行系”的市场格局,各市场主体纷纷抓住当前的市场机会,在不良资产业务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发展。

构建“大不良”格局

顺利完成国家赋予的政策任务后成功转向商业化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在不良资产市场中仍是主力军,是最重要的参与主体。银河资产公司的开业,使得全国资产管理公司阵营再添新军,原本的四家变成五家。这也意味着全国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的收购和处置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遵循监管规定,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专注主业,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功能,在收购端积极理收购不良资产包,在处置端运用综合手段,引入投行思维,提升处置效率。从当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公开的数据来看,总体稳健运行。在积极收购商业银行推出的不良资产包的同时,资产管理公司还扩大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收购规模,继续立足“大不良”格局,拓展业务。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相对于商业银行,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率上升更为明显,相对而言,非银行金融机构抗风险的能力也较弱,因此这些机构不良处置的意愿更为强烈。而受疫情影响,实体经济遭遇一些困境,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规模也有所上升。

作为第五家全国资产管理公司,银河资产公司的开业有助于资产管理公司更好地参与资本市场的不良资产业务。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主要参与的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在资本市场涉足较少,而新成立的银河资产依托其母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其在资本市场业务优势,能够更容易地探索以不良资产管理、债转股、投资银行为特色的业务体系,更好地开展与企业结构调整有关的投行化运作,包括兼并重组、破产重整等业务。

可以预见,在资本市场不良资产处置领域,资产管理公司的探索或将是一个新的业务发力点。不过,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错位竞争的银河资产公司,短期内对不良资产市场的影响有限。

参与主体各有优势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化解区域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其发展也经历了最初的粗放增长到如今逐步走向规范发展。在金融管理部门出台的一系列监管政策的约束和指引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主业的力度年来不断加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主业经营也不断发展起来,已经逐步摆脱最初以委托收购和合作收购为主的模式,开始以自主收购为主。

有业内人士表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来源主要还是来自于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占比还较小。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主要在区域内与全国资产管理公司展开竞争。

专注于市场化债转股的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通过收购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为股权,在降低企业杠杆率、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其他资产管理公司有所区别的是,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债转股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一半以上。年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债转股落地金额明显扩大。

有专家表示,由于专注市场化债转股,因而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对业内其他机构的影响并不大。

此外,“N”中包含的外资机构年来进入我国不良资产市场的意愿不断上升。随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推进,包括橡树、黑石、高盛等多家知名外资机构,通过基金或与内资机构合作等多渠道参与到我国的不良资产相关领域。而橡树北京成为中国首家外资资产管理公司,更有利于外资直接、便捷地参与到不良资产市场中,后期还将有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进入我国的不良资产市场。外资机构凭借跨周期经营经验、价值增值技术以及资金实力,将加剧不良资产市场的竞争态势。

挖掘新业务机会

市场主体的增多促使竞争加剧。但是当前供给的增加也给资产管理公司带来新的机遇。去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出台政策,扩大不良资产转让范围,包括试点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个贷不良批量转让,以及扩大不良贷款ABS试点范围等,进一步丰富了不良资产经营的业务领域。

在监管的指引下,资产管理公司将会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抓住市场涌现的机会,在不良资产收购上进一步加大力度,持续发挥自身化解金融风险的作用。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风险的逐步缓释,不良资产范围将持续拓宽,资产管理公司应该立足“大不良”,继续拓展业务。值得关注的是,当前面临非金融机构不良市场的新机遇,资产管理公司应从经济转型、国家级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行业头部企业、资本市场、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等方面,持续挖掘合适的不良资产业务机会。

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疫情的影响,给不良资产市场也带来新的压力。虽然面临良好的不良资产收持窗口,但是由于经济增长面临压力,不良资产的处置难度也在加大。诸多因素使得资产管理公司面临人力、财力、管理成本的上升,利润空间缩窄。

处置难度的加大促使资产管理公司加快多元化、多渠道处置不良资产的进度。随着传统的处置模式盈利空间的收窄,运用综合手段、创新多元化的处置方式将成为今后重要的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