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夜间设卡严查“滴洒漏” |
开展集中统一拆违行动 |
过去的2019年,泉州台商投资区城市管理分局坚持精细管理、人本管理,不断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创新城市社会化治理方式,以务实作风、绣花功夫,强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一年来共拆除“两违”183宗,拆除面积28.34万平方米,100%完成市里下达拆违任务;推动流动摊点疏堵结合管理工作,共整治流动摊点3683起。 □本报记者 陈桂生 通讯员 刘庆良 文/图
深化“两违”综合治理 助推重点项目建设
过去的一年,台商区进一步深化“两违”综合治理工作,坚决执行“自2017年1月1日起,新增两违建筑坚决拆除,一律不予补偿”政策,一把尺子量到底、一碗水端平、政策之外无政策,确保征迁补偿安置公平公正。严格树立纪律红线,把住小节、守住底线。
出台“两违”整治责任追究办法,对“两违”治理实行“一案双查”,以问责倒逼整改落实,确保治违工作“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立足消除存量,制定泉州台商投资区“两违”存量处置意见,分类施策,落实“清单制+责任制”,做到存量“日销号”、积案“周周清”。今年以来,共拆除“两违”183宗,拆除面积28.34万平方米,100%完成市里下达拆违任务。
针对重要节日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先后对春节、元宵、中秋、国庆期间等重要时段开展城市管理专项整治,确保节日安全、祥和、有序。各执法中队严格按照网格化管理机制,对节日期间在建和新增违建坚持“露头就打、出土就拆”,坚决杜绝违法抢建现象的发生。
强力组织统一拆违行动,将全年25万平方米的拆违任务分解到各乡镇,明确对新增“两违”实行“零容忍”制度,做到“露头就打、出土就拆”。坚持服务发展、保障民生,把拆违还路、拆违治脏、拆违改造、拆违增绿、拆违添景等拆后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拆用结合、拆建结合、拆改结合,做到拆一片、清一片、建一片、管一片,并借助宣传渠道报道“两违”综合治理动态信息,形成高压治违舆论态势。
把“两违”综合治理与宜居环境建设、石结构房改造相结合,与土地清理、项目建设“拔钉清障”相结合,与园林绿化、生态保护、“三边三节点”整治工作相结合,与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历史建筑、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持续开展主题拆违。今年以来,共组织19场主题拆违行动,涉及面积7.6万平方米。
随着新区大开发大建设的深入推进,商业、工业和公共事业用地项目逐年增多,周边群众跟风抢建,为保障白沙片区、高铁片区、“八仙过海”项目片区及洛沙大道等重点项目顺利开展,对不听劝阻,顶风加建、抢建的“两违”和“四重点、六先拆”的“两违”重点进行打击,制定集中统一拆违行动方案,严格落实“2017年以后新增两违一律不予补偿”的政策,全面遏制新增的“两违”,逐步化解历史存量,以拆违促拆迁,助推重点项目建设。
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整治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围绕泉州“XIN”行动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建筑渣土运输整治工作,开展工程文明行车整治,强化路面执法,严格依法查处运输车辆“滴洒漏”和乱倾倒建筑垃圾等行为。加强夜间执法薄弱时段执法力量,组织执法力量对后渚大桥、洛阳桥等进区通道进行“卡脖子”式定点巡查,成立交警、交通、城管部门三位一体的部门联动机制,严格渣土车运输管理,严防道路扬尘污染,渣土车运输车辆密闭上路,并结合渣土管控平台,进行动态跟踪监管。
为加强源头规范管理,深入在建项目工地,掌握在建项目工地信息,与在建项目工地签订《建筑施工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督促项目工地现场按文明施工及文明行车要求做好规范。一年来,共开展联合执法23次,联合审批通过渣土运输项目22宗,发放渣土运输路线牌613张,立案查处渣土处置案件493件,做出行政处罚39.61万元;立案查处违规乱倾倒建筑垃圾及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59起,做出行政处罚4.08万元。
在市容市貌整治方面,按照“主干道严控、次干道严禁、背街小巷规范”的要求,开展占道经营综合整治。制定占道经营长效管理方案,建立街长制,明确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实行节点守点和错时巡查制度,实现市容管理点、线、片、面的网络覆盖。在海丝艺术公园、洛阳古桥、张坂月亮湾等人气剧增的旅游景区,设置“城管服务驿站”,派驻专项执法小组,采取重点整治和日常整治相结合方式,全面加大周边环境整治力度,提升市容市貌环境。
同时按照有序、规范、卫生、便民设摊的要求,在限定区域内,积极开展引摊入市工作,引导符合条件的摊贩入市入点经营。采取“劝导—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执法记录仪取证—依法暂扣物品—实施处罚”的流程,推动流动摊点疏堵结合管理工作,一年来,共整治流动摊点3683起。
此外,还持续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实现多源信息整合和共享,形成综合性城市运行管理数据库,提高城管执法工作效能,我局“数字城管”执法系统接入全区天网系统监控视频,推动“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提档升级,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