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在仑前村农民休闲文化公园的移风易俗宣传栏前驻足观看 |
核心提示
12年前,在“泉州市文明村”创建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仑前村在移风易俗方面下大力气,改革了多项陋俗,最终获得殊荣。去年,在台商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仑前村继续发力,加大宣传,成效明显,在今年年初被台商区评为2018年度“移风易俗示范村”。 □本报记者 黄雅珊 文/图
文化公园 辟出移风易俗阵地
仑前村的农民休闲文化公园始建于2002年,占地面积10亩。2016年,村里又投入25万元进行了升级改造。如今,公园里绿意盎然,鸟语花香,是村民休闲的好去处,它也因此成为一个良好的宣传载体。近年来,该公园被打造成党建、综治和移风易俗等主题的宣传基地。漫步其间,行人不时被丰富的宣传板画吸引,驻足观看。
在移风易俗宣传基地,记者看到三块宣传板的正反两面从“春风化雨·移风易俗童谣传唱”“党风促政风 政风带民风”“文明乡风惠万家 和谐社会育英才”“移风易俗漫画”等多个主题予以详细解读。其中,“春风化雨·移风易俗童谣传唱”主题栏刊登着张坂镇本地人编写的四首移风易俗民谣,有关于婚事新办的,也有关于丧事简办的。
“这四首本镇人创作的移风易俗民谣,均可用闽南语吟诵,宣传效果更好。”仑前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林小榕表示,如“婚事新办要从简,于今收礼心不安。不装门面不比攀,日后轮回当照还”等内容通俗易懂,发人深省。
记者了解到,仑前村还在村部门口、老年人活动中心以及村民主要行走村道布置了多块移风易俗宣传板,就是为了让文明新风入群众的眼,入群众的心,从而引领行动。
出台规定 “明码标价”红白两事
去年,台商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后,在全区发出与村民签署承诺书的倡议。仑前村立即行动,组织村两委委员和老协会理事深入各家各户去签承诺书。值得一提的是,村民签好的承诺书由村里统一回收,但村里又留给村民一张《仑前村移风易俗制定》,上面详细记载着“婚事:每户不能超过50000元,党员干部不能超过15桌,一般群众不超过25桌;喜事:每户不超过30000元,党员干部不能超过15桌,一般群众不超过25桌;丧事:收白礼不能超过100元,阵头不能超过3阵”。仑前村分管综治的副书记曾聪霞说,村里对红白两事的事项“明码标价”,就是为了让群众有据可依,照章办事。
据悉,在仑前村移风易俗工作的落实中,村两委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征求意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建议,并在充分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存在的不同陋习各个解析,充分讨论《村规民约》的具体条款。去年10月,仑前村出台了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并由村党员干部或德高望重的人员担任红白理事会负责人,全面监督工作落实。
多形式宣传 助力文明新风尚
除了挨家挨户去签署承诺书,提升村民对移风易俗的知晓率,仑前村还通过召开党员干部大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常打招呼、常敲警钟;及时对有婚丧事大操大办苗头的人员说服教育,进行正确引导。
仑前村的移风易俗工作档案袋里,有这么一份表格,汇总了自2008年3月起至今村民操办婚丧喜庆事的具体情况,包括是否存在违规现象或超标情况,总计花费了多少钱,节约了多少金额。比如,表格里就记载这么一件事,去年10月1日,党员曾三伟在家里为儿子办满月宴,请客15桌,节省了12000元。
曾聪霞介绍,曾三伟家是个大家族,按照以往请客,20桌是免不了的。但是移风易俗工作在村里开展以来,村里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起了正确的婚丧事办理观念,在村里形成了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新风尚。据统计数据,全村去年至今操办了4场丧事,未出现办丧时间长或阵头多过3阵等超标情况,而婚事和喜事方面,全村共办了10场,均符合村里的桌数和餐标规定。
“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仑前村将继续朝着建设富裕文明的和谐幸福村前进。”林小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