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闭幕

泉州晚报

历时三天,在南安举行的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以下简称农订会)昨日落下帷幕,来自五湖四海的参展商收获满满并陆续踏上归途。回顾精彩纷呈、创新升级的展会不难发现,今年不但在参展产品丰富性、发布渠道多样性、互联网资源集中性等方面更上一层楼,更是首度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从今年起将农历秋分设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号召,将更多泉州本土农产品从地里田间带到展会上,一时间,果香、茶香、蜜香……各类农产品争香斗艳,香飘两岸。

泉州乡村土特产参展 (王宇静 摄)

“农民丰收节”泉州特色馆首度亮相

“今年‘泉州农民丰收节’泉州特色馆首次亮相农订会,希望可以把更多乡村优质农产品带到大家面前。”泉州市农业局副局长吴晓雄介绍说,消费升级为泉州各地区特别是一些贫困村极具地方风味的农产品带来商机,希望借助商务部重点支持的两岸经贸专业性展会平台,让更多业界人士了解泉州农民的丰收景象,让更多优质农产品可以走出乡村,直达消费者的餐桌。

据了解,此次“泉州农民丰收节”泉州特色馆设置119个展位,共组织泉州市125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集中展示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水产品、肉禽、粮油制品、休闲食品、花卉、特种养殖10大类、500多种泉州各地特色优质农产品及系列产品。丰收的喜悦需要分享。

“这排展位上抱团展示的是安溪6个省级贫困村的农特产品,这些村的第一书记都是省政府派员挂职的。”负责6个省级贫困村集中营销的安溪县禾康好农果蔬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林思达说,合作社负责改良田地,统一规划种植项目以及最终成品的包装及销售。他们为农产品申请了相关的食用标识,以便于通过商超、加油站等平台进行更大范围的销售。吴晓雄表示,农村的产品想要走出去,离不开专业营销人才助力,打通渠道才能畅通销路,也才能真正实现产业脱贫。

“人才的重要性确保了农村脱贫之路的顺畅度。”同样是省级贫困村的永春东星村第一书记庄树雄说,美丽乡村不仅要有美观整洁的外在,更需要满足村民致富的愿望。“让村民的好东西卖出好价格、提升幸福感才能真正振兴乡村。”他说,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让他们专心种养殖,通过导入营销团队的支持,全方面提升地方农产品优势。此番他们将东星村里的山茶油、淮山面、佛手茶等好东西都带到展会上。目前东星村通过微信朋友圈、当地电商运营团队,各地实体店铺中转等多种渠道,不断向外输出特色农产品。

据悉,今年“泉州农民丰收节”还配套举办了“海峡两岸农产品展示采购对接活动”、“海峡两岸农产品供需洽谈对接会”、“第五届海峡两岸互联网农业电商峰会”以及进行“台湾十佳伴手礼”和“大陆十佳伴手礼”评选活动。

科技创新助力农产品种植养殖

消费升级指引下,农产品特色经济的发展除了要有“土”滋味,同样少不了科技力量的运用和支持。

此次南安市设立了5个乡风民俗“庆丰收”展示馆,包括向阳乡“互联网+”创客空间馆、蓬华镇特色生态农产品馆、金淘镇传统农货特色馆、眉山乡山村旅游特色馆、洪梅水产产业特色馆,充分展示了南安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成果和成就。其中已经连续三年参展的向阳馆今年扩大参展面积,在原有的地瓜、蜂蜜等土特产之外,已经名声在外的向阳乡今年带来了具有“科技”头衔的企业,备受业界关注。

“我们拥有数千亩种植区,充分盘活闲置林地及耕地,全面打造铁皮石斛从种苗到观赏再到健康食品的生态链系统。”泉州市九仙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秀榕说,公司2016年落户向阳,年产值达几千万元,主要销售对象为一些具有苗圃需求的大客户。今后将结合乡村旅游项目,进一步提升当地农产品的整体消费档次。“我们建立了专家工作室,助力提升佛手农业科技含量。”向阳乡政府相关负责人张言捷提及,贤芳佛手公司将依托专家工作站平台,攻克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引进更多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创新技术落地。

“我们推出‘东星二十二都’统一品牌,对所有产品进行优化包装设计,同时也成立了专家工作室,让创意设计更多地参与到乡村扶贫工作中来。”庄树雄提及,今年借助年轻创业者的力量,他们落地了娃娃鱼养殖项目。娃娃鱼对水质、温度、食用小鱼虾的要求非常高,属于高附加值的项目,前景可期。今年他们首度亮相农订会,还带来了两条活鱼参展,吸引了不少观展者的目光。

农业劳动模范,今年已经73岁的张联财带着自己的多款改良水稻参展。“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执着地选育优质水稻品种,每颗稻谷都凝聚着他的科研心血。”吴晓雄说,农民的丰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这些对土地有着满腔热情、具有科研创新精神的创业者们的集体贡献,这也是农订会不断吸引社会各界关注的原因所在。(记者 王宇静 蔡紫旻 通讯员 陈鑫炜 黄瑜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