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童谣:不忘乡音 传颂变迁

泉州晚报

核心提示

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而别有趣味,陪伴着一代代闽南人走过美好的童年岁月,唤醒人们对古早往事的回忆……这就是具有韵律美与节奏美的闽南童谣。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泉州台商投资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童谣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耳熟能详。而台商区的闽南童谣代表性传承人杨安东也在结合时代和地域特征,进行新创作,并将其带入校园,发挥闽南童谣的魅力。

□本报记者 吴志勇 陈桂生 文/图

童谣《月光光》 可追溯至唐代

闽南童谣是闽南民间创作的给儿童诵读、说唱的儿童歌谣。它运用生动形象的闽南方言词语和丰富多彩的闽南方言语音,构成韵律美与节奏美,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和理解能力,深受儿童喜爱。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不得渡,小妹撑船来前路。问郎长、问郎短,问郎一去何时返。”闽南童谣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唐五代所保存不多的歌谣看,最有代表性、流传最广的还属这首《月光光》。现今在闽南各地流行的童谣都有《月光光》一首,与唐代这首《月光光》比较,虽然文字多少有所改动,但主题与结构仍十分相似。这也正是口传文学创作的集体性和流传的变异性所使然。

15至16世纪明中叶以后,随着闽南人大批过台湾、下南洋,闽南文化的区域扩展到那里,闽南童谣也随之传播,在台湾、南洋扎下了根,又创造出许多新的童谣。其中的许多又很快传回福建闽南,相互融合,相互启发,使得如今的闽南童谣更加丰富。

闽南新童谣搬上校园舞台

闽南童谣是闽南歌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闽南民间广泛流传的“念四句”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基本内容,闽南童谣大致可分为时政、育儿、游戏、动物、植物、知识、幻想、生活、节令、民俗、趣味等类;从体裁上则可分为摇篮曲、叙述式、问答歌、连锁调、谜谣、绕口令等;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念谣、唱谣、戏谣、舞谣等。

而在泉州台商投资区,闽南童谣的代表性传承人便是来自洛阳镇的杨安东。早年,他便将母亲口头传授的童谣加以采集整理,形成文字,力图让当地闽南童谣的传承免于危机。另一方面,他大力进行创新,创作《夸惠女服饰》《惠安女》《闽南人个个猛》《来惠安好佚佗》《虫寻埔亚姨》《咱厝人讲咱厝古》等多首闽南新童谣。特别是2003年创作的《惠安女水茫茫》闽南方言新童谣,已作为幼儿大班学前闽南童谣本土文化教材,在闽南地区推广。

洛阳古镇人文积淀深厚,既有庄应祯、陈伯达、吴文季等历史名人,也有洛阳桥、留公陂、秀峰岩石刻等古迹,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也给予了杨安东更多创作灵感。值得一提的是,杨安东的不少优秀作品采用了表演形式搬上校园舞台,逐渐培养儿童对闽南新童谣的热爱。

注重保护加大传承力度

闽南童谣的素材来自生活,以闽南方言传唱为主要传播方式。多数童谣句式整齐、韵律明显,其蕴含的艺术教育价值,有益于儿童智力、道德、审美等各方面的发展。但现时一些幼儿逐渐淡忘对闽南语的学习,使得在对闽南童谣的接受程度上面临着阻碍。

“方言的流失和危机使得童谣渐渐远离了闽南儿童,对闽南童谣的传承产生一定的影响。”杨安东表示,闽南童谣以口耳相传为主,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传承下来的文字俚语差别甚多。随着时代发展,在注重保护已有闽南童谣的基础上,他将继续创作融入现代元素的闽南新童谣,加大传承力度,让闽南童谣走进更多校园。

相关链接

惠女服饰

(闽南方言新童谣)

词作:杨安东

惠安女,“水茫茫”(即漂亮),头戴黄笠包头棕,

蝴蝶结、塑料花,头巾中央插“柴梳”(即木梳)。

惠安女,“水茫茫”,手“宽”(即手环)银链响叮当,

穿短衫,配笼裤,腰带面上“北才”(即肚脐)露。

惠安女,“水茫茫”,脚穿布鞋走西东,

你说“水”,阮说“惕”(即漂亮),“婀娜”(即夸奖)惠女好服饰。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