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投资区惠南漆线雕:巧指勾勒线条美

泉州晚报

在闽南,只要对佛雕艺术了解的人便会知道漆线雕这门技艺。作为闽南地区佛雕技艺的装饰工序之一,漆线雕这一传统工艺可追溯至千年前。这一独特技艺并不以漆线单独作为一工艺品,而是附着于木头制品或陶艺制品等外在“骨骼”上施以功夫,并进行彩绘,赋予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随着时代发展,如今漆线雕技艺也与时俱进,伴着泉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至今,并闻名全国。□本报记者 吴志勇 陈桂生 文/图

脱胎于佛雕漆线雕 广泛分布于闽台地区

自唐代彩塑兴盛以来,漆线雕便被应用于佛像装饰,俗称“妆佛”,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一种特殊工艺广泛流传。而惠南漆线雕的发展更是与泉州民间信仰、民俗风情及多元文化氛围紧密相连。

据《惠安县志·木雕》记载:“惠安早期的木雕品主要为佛像和建筑浮雕装饰……从事木雕作业的工人主要分布于崇武溪底、洛阳白沙、张坂上塘、城关南门外一带。”而作为惠南佛雕的一道重要妆饰工序,漆线雕与佛像雕刻艺术密不可分,主要用于佛像、神像的衣纹装饰。

历经1000多年的发展,惠南漆线雕早已脱胎于佛雕漆线雕,并将这一传统的制作技艺延续至今。如今的惠南漆线雕保留着浓烈的佛雕色彩,在继承佛雕漆线雕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工艺美术雕塑的长处,漆线雕艺术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具有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目前泉州台商投资区已拥有漆线雕工艺厂近百家,漆线雕广泛分布于泉州市、漳州市、厦门市、台湾地区等全国各地,东南亚各国、南美和北美各国,影响广泛。

创作形式多样 传统与现代并存

在材料制作上,漆线选用熟桐油、大漆、砖粉等原料,充分搅拌均匀,然后经铁锤反复舂、捶、揉、捻,直至其成为富有柔韧和弹性的“土”,再用手工搓成细如发丝的“漆线”,以堆、雕、盘、绕等粘贴工艺,在佛像等坯体上雕饰出龙凤、祥云、草花等纹饰,待阴干后安上金箔,使佛像、神像更加庄严,供信众膜拜。

作为闽南地区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漆线雕至今仍然保留着非常纯粹的民族艺术传统。不论是戏耍火珠的行龙、满天的祥云,还是翻腾的波浪等等,都是佛雕中常见的漆线纹饰,其中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是龙。雕线雕工艺品传统题材中的人物、山水、花卉、吉兽等,也是参考借鉴佛雕漆线雕中的造型而制作的。

经过不断发展,惠南漆线雕也与时俱进,漆线雕艺人的作品不仅形式多样,传统与现代题材并举,也更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时代气息。作品中有民族传统风格的云龙、飞凤、仙鹤、麒麟、十二生肖、松、竹、梅、牡丹、荷花、戏剧脸谱、古代仕女、惠安女,也有浓郁现代西亚风情的壶、瓶、盘、匾额等现代题材的伊斯兰系列产品。坯体材料则不仅有木质,也有玻璃、瓷器、玉石、铜器具等,取材广泛,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不断钻研构思 传承发扬光大

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社会的需求,在台商区张坂镇,最先从事漆线雕工艺品制作的,如今已基本都是技艺高超的佛雕艺人,包括上塘村佛雕艺人在内的泉州佛雕艺人,他们将漆线雕由单纯的佛像妆饰工序应用于工艺品制作,源源不断地输往海内外。

而提到张坂本地漆线雕的代表人物,就不得不提泉州目前唯一一位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漆线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雪玉。顶着国家一级高级技师、福建省漆艺专家、福建省雕刻艺术大师、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等众多头衔的她出生于著名的雕艺之乡张坂镇,从小深受木雕文化的熏陶,在不断钻研和创新中,创作了“龙凤呈祥”“花开富贵”“松鹤延年”等优质漆线雕作品。

漆线雕讲究静心、专心,也需要天赋。朴实的黄雪玉,在创作中常带着女性独有的情感和审美视角,让自己的漆线雕作品透出一股清秀的灵气。从1990年正式带徒授艺至今,她先后传授徒弟30多人,清一色都是女性。“现在想要从事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并不多,但只要肯学,我都愿意教授,将这门手工艺发扬光大。”她说。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