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环保工作表明,泉州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台商投资区石材加工业退出
可慕制革集控区,经处理的污水可作为新鲜原水使用。
核心提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监督工作计划安排,日前,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晋江、南安、泉州台商投资区、惠安县,开展2017年度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调研。
记者获悉,在市人大的监督和推进下,去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持优良并持续向好。今年,全市环保工作将继续以保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为核心,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断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坚决呵护青山绿水、碧海蓝天。
□记者 颜雅婷 林书修 文/图
现场走访
晋江可慕村 污水处理监测达标后排放
安海镇可慕村是福建三大制革基地之一,制革集控区的环境情况,尤为引人关注。
调研组首先来到位于晋江安海镇可慕村的可慕制革集控区。这个成立于1993年的制革集控区,是全国首家村级污染治理集控区。
记者在现场看到,集控区内建有三套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正在有序运转。据介绍,日处理污水能力达7000吨。
集控区在污水处理厂、集中供气站的治理设施上安装了流量计等在线监测设备。“我们还将废水监测数据与环保部门监控中心联网。”集控区实行每天监测达标后才可排水的制度,“每天早上,安海环保中队对可慕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进行取样,送局监测站监测,待监测数据符合排放标准后,才允许处理厂排水,若监测不达标,则要将污水回抽至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再次处理,待监测达标后方可排放。”
台商投资区
重拳整治石材加工污染
在台商投资区张坂镇群力村,调研组发现,村里再没有嘈杂的大型机械轰鸣声,“早在去年5月初,台商投资区整治石材加工行业,我们村的近80家石材加工企业就全部断电停工”。 台商投资区拥有丰富的花岗岩矿产资源,一度形成遍布石材加工企业和作坊的“十里石头街”。截至去年整治前,台商投资区共有石材加工企业337家,群力村路上满是粉尘,噪声又大。
针对这一情况,2017年4月下旬,台商投资区管委会部署石材加工行业综合整治工作,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5月8日,对石材加工企业统一停水停电,5月底,全区石材加工企业整体停产。目前,台商投资区石材加工业实现全行业退出。
代表、专家声音
统筹建设环保基础设施项目
“在环保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上,要统筹考虑,系统推进。”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洪元程表示,在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影响,做好配套工作,同时建成后要做好管理,让环保基础设施更加有效地服务环保工作。
他还建议,要强化环保、安全等标准的硬约束,提高相关标准,加大执法处罚力度、提高环保违法违规成本,对造成环境破坏的个人或企业进行严惩。
让环保工作实现“靶向治理”
“全市的水环境治理,应深入到小流域的‘毛细血管’中。”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庄金平建议,以我市加强流域水环境保护为契机,推动流域治理向小流域延伸,实现全市流域水环境保护全覆盖。对于企业偷排偷放、与环保部门打游击等问题,庄金平建议应通过科技手段,加强网格化精准监测,加强环境风险预警等措施,做到污染防控目标明确,让环保工作实现“靶向治理”。
补齐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短板
“农村的污染整治工作仍不容乐观。”座谈会上,华侨大学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所长杨玉杰教授表示,通过几天的走访调研发现,农村畜禽养殖污染、化肥农药污染等仍问题不少。此外,城市部分黑臭水体产生、城市管网建设管理不善等问题仍有存在。杨玉杰建议,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方面,需加快补齐短板,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应加快完善农村垃圾污染治理的体制机制和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建设
“市政府对环境保护做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至少现在黑臭水体少见了。”市人大代表林荣祥表示。就如何继续推进全市环境状况持续向好,林荣祥建议,应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尤其是完善农村支管布设,加大对现有污水管网的维护维修力度,切实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