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世杰 扩大创作领域 泉州台商区新增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泉州晚报

核心

提示

近日,记者从泉州台商投资区教育文体旅游局获悉,在福建省文化厅公布的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台商区的郑君标、倪世杰、陈实生、黄建强等4人名列其中。据悉,截至目前,台商区已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42人,其中省级7人,分布在木雕技艺、漆线雕、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等多个领域。

□本报记者 吴志勇 通讯员 朱丽琼 文/图

陈实生 致力古建技艺 传承闽南文化

在众多闽南文化中,富有特色的闽南传统建筑一向为人们所称道。在台商区省级非遗传承人中,陈实生是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项目传承人的第一人。

陈实生出生于建筑世家,在父辈的引领下,他一步步掌握了闽南古建筑的营造工艺,并立志传承祖业,保护这项特殊的技艺。几十年来,他主持修缮承建的具有闽南古建筑特色的寺庙、祠堂、牌坊、亭阁大大小小上百座,遍及中国大陆、台湾及印尼、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多年来,陈实生和他的古建筑团队承建了一系列的闽南古建筑,典型的有厦门鼓浪屿闽南四落大厝、泉州西街宋宅洋楼、漳州南山石桥、南安中宪第演武厅、厦门观音寺、厦门雪峰寺、广东惠州三太子宫、安溪普陀寺、晋江草庵公园龙泉书院、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泉港涂坑十三行万捷大厝等。这些建筑成为古建筑重建的代表作,也为闽南古建筑的再次兴盛奠定了基础。如今,陈实生更多思考的是如何传承好这项技艺和弘扬传统建筑文化,为继承闽南传统建筑技艺和培养一代新人作出贡献。

郑君标 注重形态美感 作品屡获好评

郑君标生于木雕世家,祖辈均以雕刻为职业,传承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从事木雕亊业的他50多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对木雕艺术的钻研。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断钻研和创新,其作品注重形体美,既融入现代雕塑艺术技法,又保留中国民间传统雕刻工艺的精华。

50多年来,郑君标掌握了传统根雕、浮雕、圆雕、佛像凹浮雕、镂空雕、平雕等多种雕刻技艺,雕刻手艺已炼到雕的可劈木凿坯,塑的可用泥巴堆造型,尤其对受机械化影响快要失传的用斧头劈木凿坯技艺,更是运用得十分熟练,对传统的佛像菩萨,以及神仙罗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木雕品种有深入造诣。

近年来,郑君标对现代人物题材如惠安女深入研究,其作品形神兼备,立体感强,造型美观,色彩协调。其中作品《惠女四美》受到专家评委的好评,连续获得省级以上的几枚金奖。

融入海丝元素

倪世杰十几岁开始学习木雕制作工艺,30多年过去了,他创作出很多优秀的木雕作品,不少作品在全国性的作品比赛中获奖。此次入选的作品《李白思乡》,他花费了近1个月的时间才完成。这件作品利用了木头天然的造型,通过无写实的根雕手法进行设计雕刻,将有高山流水、有古情、有忧愁的李白思乡之情凸显得淋漓尽致。

传承与创新,是艺术面临的永恒课题。倪世杰不仅仅专注佛雕艺术,也不断探索扩大创作领域,在他手里,有佛陀、观音、关公等富含传统文化的系列作品,也有洛阳桥、东西塔等体现海丝元素的精品。尤其他设计的拍胸舞、公背婆、家婆等极具闽南传统的作品,更是逼真具象、原汁原味。

黄建强 立足民间题材

创新艺术技法

同样生长于木雕世家的黄建强从小耳闻目染雕刻的流程,每当学校放假,他就跟着叔父学习木雕知识。1984年初中毕业后,他正式师从叔父学习佛像木雕打坯,学习过程中对动态木雕造型打坯最为拿手,受到多位前辈赞赏。其间他跟随叔父到过漳州等地学习造佛技术与文化,2011年开始构思弥勒写实雕塑。

黄建强的作品立足民间题材,尤其是民间流传着很多具有情节性、故事性的典故传说、民俗风情,其内容丰富,激发着他的创作灵感。在艺术构图的特定结构空间中,他运用现代艺术技法来化解工艺制约,将虚实合一,作品让人赞不绝口。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