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上市企业达103家 “泉州板块”总市值近4500亿元

泉州晚报

核心提示

1993年12月“福建豪盛”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开启泉州企业上市序幕,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有103家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上市企业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全国地级市前列,总募集资金折合人民币约684.43亿元,市值近4500亿元。借助资本力量,泉州上市企业书写了民营企业走向行业领头羊的发展传奇。

□记者 王宇 通讯员 蔡思颖

足迹遍布全球资本市场

从首家企业踏入资本市场开始,二十多年间,泉州企业的足迹遍布全球各大交易所,上市地点的选择呈国际化趋势,资本市场中的“泉州板块”日渐成型。

在国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中,有20家泉企在境内上市,包括上交所10家、深交所10家;有83家企业赴境外上市,包括中国香港36家,德国7家,英国3家,中国台湾5家,澳大利亚3家,韩国6家,马来西亚5家,美国4家,新加坡13家,加拿大1家。此外,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51家,累计融资10.17亿元;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挂牌企业547家,累计融资32.76亿元。

目前,在股市大门外,排队等待进场的泉州企业也不在少数。截至目前,乔丹体育已通过证监会审核待发行,回头客、闽华电源、阳光中科等3家企业向证监会提交首发上市申请,舒华股份、峰安皮业、中标建筑、柒牌股份、三星电气、日春股份等6家企业上报福建证监局辅导备案,7家企业报“新三板”在审。海天材料、华硕实业、功夫动漫、南方路机、嘉泰数控、恒昂工贸、铁拓机械、盛达机器、金冠食品、九牧厨卫、南王环保、艺达电子等30家企业启动上市工作。

同时,经过对优质企业的分阶段、分梯次引导培育,泉州储备了较为丰富的上市后备资源。2017年,泉州有122家企业入选福建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有120家、84家企业通过筛分别选列入市级重点上市、场外交易市场挂牌后备企业。

支持改制上市新政不断

能够在24年里实现“上市企业逾百家”,离不开泉州从资金奖励、设立产业基金、培育后备企业资源、搭建绿色服务通道等方面,在建设完善支持企业改制上市的努力。

自2002年起,泉州市相继出台多份上市扶持政策,不断提高政策覆盖面和奖励额度,帮助企业降低改制上市成本。目前,我市对A股、H股、境外上市公司给予的资金奖励最高可达200万元,对“新三板”、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挂牌企业给予的资金奖励达最高50万元;同时,对上市、挂牌公司也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再融资奖励,对上市、挂牌后备企业的新增所得税以及因土地、房产、设备评估增值或补入账而补缴的税收给予50%奖励。

在服务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我市按照“改制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发行一批”的思路,定期开展新政解读、动态传递、疑难问题解剖、财务法律业务指导等专业培训,不定期开展专家座谈、股权激励等高端专项培训,指导企业“练好内功”。针对企业特定需求,提前介入、分类辅导,对已经或即将上报福建证监局辅导备案企业,实行全程跟踪服务。此外,设立上市公司协会,搭建上市、挂牌公司与拟上市企业及企业与政府、金融机构的沟通服务平台。

同时,我市建立了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体系,设立新兴产业、高新技术、集成电路、兼并重组等子基金,以4.27亿元撬动28.03亿元社会资本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此外,还进一步完善区域资本投融资体系,推动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创新发展,开设青创板试点、绿色权益交易业务,通过全国路演、对接个人及机构投资者、私募基金等形式,深化企业挂牌融资服务。

资本力量塑造行业领头羊

回首泉州上市企业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历程,凭借资本力量实现企业上市、产业链整合、跨界经营的成功事例不胜枚举,恒安、安踏等泉州民营企业逐渐发展成为各自行业中的佼佼者。从中,我们不仅看到泉州企业家们的经营智慧,也看到他们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实现企业跨越发展的传奇。

历经三次管理变革,1998年在香港上市的恒安国际目前市值已超过700亿港元,同样在香港上市的安踏体育2015年营收首次突破人民币100亿元,成为我国首家进入“百亿俱乐部”的运动品牌企业。

企业能够实现一个个发展目标,离不开从资本市场获得的雄厚资金支持。2016年,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名单上,恒安国际集团发行20亿元“熊猫债”,安踏发行36亿元“熊猫债”,成为率先在国内公开发行“熊猫债”的非金融民营企业。南威软件、贵人鸟、纳川股份、天广中茂等企业也都曾通过发债、定增等再融资手段,实现市场规模提升、跨界经营、产业链上下游整合。

七匹狼、九牧王、达利食品、火炬电子……这些泉州上市企业,如今均是各自所处行业中响当当的品牌,他们来自纺织、服装、鞋业、食品、军工用品等各个领域。上百家具有一定区域特色和行业影响力的上市公司,已经成为泉州经济的重要支撑,成为当地众多民营企业创新创业的引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