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学界对于临床医生做科学研究一直存在着争论:一种观点认为临床医生的本职工作应该是治病救人这样强调实践性的,需要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实际的医疗工作中去,不断在病人身边服务,并总结思考积累经验,提升工作能力和临床工作质量。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临床的日常工作固然重要,但是在我国医疗不断与世界接轨的大环境下,如果临床医生不做科学研究,仅仅满足于干好临床医疗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很快就会被快速发展的医学知识淘汰,临床医生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在医疗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投身相关领域的前沿科研,锻炼科学研究的的能力,与高水平同行不断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才有希望保持学科的活力和生命。
最近十年来,应该说是第二种观点占了主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对外交流的广泛开展,各大医疗机构,尤其是高水平的教学医院尤其重视科研对于提升一个学科乃至一所医院的声誉和水平的重要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学研究的政策,对于科研成果在国际上取得认可的给予了丰厚的奖励和大力的支持,致使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医生做科研的热潮。
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医生为了科研而轻了临床,一部分热爱临床工作的医生不得不硬着头皮做科研,同时也影响到了医学教育的模式和方向:近年来,有的医院过度强调科研,过度重视建设科研型医院,过度提倡医生成为科研型医生,评出了一些“不会看病的高水平医生”。有的医学硕博士、教授及医学专家只重视搞科研、写文章,却不太会看病。
医生该不该做科研?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重要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方向性、导向性问题。医学科研很重要,能够让医生不断更新知识,把临床经验上升为理论,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不过,也要看到,医生以治病救人为主,医生、医院及医学科研机构等,主攻方向还得是治病救人,直接或间接地为治病救人服务。
有的医生、医院、医学科研机构,不重视医疗工作,或认为临床工作不如科研“高级”。有的临床医生不重视医疗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有的医院领导,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向科研,结果医院的文章多、成果多、奖项多,但是医疗水平不高,治病救人的效果不理想。
人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有的医生,特别是刚毕业的青年医生,认为做临床医生整天忙于医疗,没有发展前途。只有从事医学科研才有水平、有发展、有前途。因而对于提高医疗水平不重视,把主要精力用于脱离临床的科研工作,逐渐发展成“疗效欠佳的医学专家”。一部分有条件的医生以科研为主是可以的,医疗、科研、教学全面发展应该鼓励、支持,但绝大多数医生应以治病救人的临床工作为主。
有人讲“救100个病人不如发1篇论文”,原因就在于评价标准出了问题。在评定医生水平、职称、工资、奖励等一系列问题上,至今尚无科学、公正、完善的评审制度与标准。评价临床医生,不看他的医疗水平及治病救人的能力如何,而是以SCI论文影响因子、引用次数为金指标。这也鼓励一些临床医生一头扎进实验室,不重视医疗水平的提高。
其实,看病和科研并不矛盾,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键是掌握二者的平衡。唯论文、唯SCI导向评价医生,将其作为医生晋升职称的主要标准,对基层医院和临床一线大夫是不公平的。他们全部时间精力用在治病救人上,没有时间、条件和精力进实验室,做实验写论文。因此,要改革评价机制,引导基层医院和临床第一线的大夫以治病救人为第一要务。同时,在积累医疗经验、提高医学水平方面,也应该鼓励医生以科研的方式去思考、去交流。
近年来,有些中医机构热衷于纸上谈兵,坐而论道,还有些人把中医理论神秘化、玄学化,脱离实际、脱离临床。这对于提高疗效、提高防病治病能力、提高治病救人的水平,没有多大帮助,不解决实际问题。有人热衷于争课题,抢经费,生产大量没有太多价值的论文、成果、专利,而不是努力解决治病救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科研方向的偏离,浪费了国家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阻碍了中医学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后继人才的健康成长。
总之,医生该不该做科研,医院要不要过度强调向“科研型医院”发展,医疗机构要不要以治病救人为主,人才培养的方向是医疗型医生还是科研型医生,这些问题都应该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论有多少理由,有多少千变万化的情况,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这个基本点是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