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区出台方案 提升区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泉州晚报

核心提示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科学合理有序的就医格局,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泉州台商投资区日前下发《泉州台商投资区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通过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差异化医保支付政策,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逐步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

□记者 郭子芳 黄雅珊

通讯员 郭巧真 洪清渺

目标

2020年区域内 就诊率超90%

《实施方案》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根据功能定位和诊疗服务总体清单,制定本机构诊疗项目清单及诊疗项目发展规划。深化区医院、乡镇卫生院与上级医院的医联体或帮扶协作关系,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及常见病为突破口,实行分级诊疗。

2017年启动分级诊疗工作,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基本形成。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成熟定型,区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量占总诊疗量达65%。

措施一:建立分级诊疗运行机制

《实施方案》指出,台商区将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制。鼓励常见病、多发病就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结合家庭(乡村)医生、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先试行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基层首诊,每3—6个月到上级医院复诊,鼓励开展各学科常见病基层首诊试点。原则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签约居民的首诊机构,首诊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首诊和转诊登记制度。2017年基本建立基层首诊制度。同时,不断规范双向转诊标准。患者经相应医疗卫生机构首诊,确因病情需要,符合上转指征,可逐级向上转诊。符合下转指征患者或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患者应及时向下转诊。

《实施方案》指出,台商区要推进纵向医疗联合体发展建设,深化“泉州市第一医院—台商投资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医疗联合体,构建市、区、乡镇、村纵向一体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台商投资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医疗联合体建设,推进区乡镇一体化运行。同时,全面推行家庭(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今年争取家庭(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60%以上;到2020年,基本实现家庭(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措施二:提升区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实施方案》指出,台商区要提升区医院综合服务能力。通过建设、培训、支援等方式,合理扩大床位总量,加强区医院建设,重点加强新生儿科、精神科、康复科、血液透析科、重症监护等五大临床薄弱学科和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等五大核心临床专科建设;强化区医院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龙头”作用,使其能够承担辖区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疑难杂症转诊等任务。

区民生保障局卫生科工作人员郭巧真介绍,台商区将启动区医院提级创等工程,争取2018年达到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标准,2020年达到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标准。今年计划投入近1个亿,推进“提级创等”工程建设,包括:推进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建置区医院体检中心、康复中心、内镜中心,目前已完成房屋装修;加快新病房大楼等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室外配电管网预埋、配电房装修及电缆布线,正在安装相关设备,争取下半年搬迁使用;加快推进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目前项目已完成院内论证,将于近期组织区级论证;加大区医院医疗设备投入,今年拟购置设备总额达6000万元等。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争取到2018年,基本完成村卫生所达标建设任务;到2020年,基本实现乡镇卫生院达到群众满意标准,乡镇卫生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双达标,村卫生所设施、设备配备达到国家标准。同时,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区医院设立中医科,开展中医药综合治疗服务模式;乡镇卫生院加强以中医馆为主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建设,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方法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

措施三:健全分级诊疗保障机制

《实施方案》指出,台商区要发挥医保引导作用。提高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拉开基层与不同等级定点医院或区域内外定点医院的报销差距。对按照分级诊疗规范要求从基层办理转诊以及符合下转指征到基层治疗的,实行差别化医保报销政策。

根据《实施方案》,台商区将构建区域医疗转诊信息平台。对接全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居民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健全人口、电子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基础数据库,实现基层卫生信息系统与对口协作的上级医院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加快推进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在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和上级医院信息系统之间搭建适应转诊审批管理和病情信息双向转诊系统,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就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