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院成为泉州首家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医院

泉州晚报

日前,中华医学会发布公告,公布第八批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泉州市第一医院榜上有名,成为截至目前福建省第二家通过认证的胸痛中心。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于2013年9月正式启动,国家卫计委医改医管局授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分会负责认证工作。据介绍,第八批有45家医院提出申请,经过严格考核,25家医院进入了现场核查和“微服私访”环节,最终,21家医院通过认证。

最严苛的认证 彰显急性心梗救治水平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抢救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缩短一分一秒都有重要的意义,尽快得到救治,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术后恢复效果的先决条件。”泉州市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胸痛中心技术总监林荣说。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显示,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成为我国居民疾病死亡的首因,患病率及死亡率都处于上升阶段。由于民众对胸痛危害认识的不足,急救资源有限、院内治疗流程配合不紧密等原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发病起到医院的就诊的平均耗时远远高过欧美国家,导致许多病患错失了最佳治疗时间。

“胸痛中心”的认证,就是保证医院在严格的流程和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整合技术力量,让胸痛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按照医学常规和指南进入诊治程序,得到最及时和规范的诊断治疗,有效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胸痛中心也成为衡量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2013年开始,泉州市第一医院启动了申报认证程序。“整个过程很严格,网络申报后,条件具备的医院专家组会进行暗访,然后组织现场核查,丝毫纰漏都可能功亏一篑。”林荣说,只有过了前面三关,还要全委会半数的投票通过,才能算真正通过认证。

网上申报,泉州市第一医院的数据很具有说服力,最严苛的暗访关也过了,7月上旬,泉州市第一医院迎来专家组现场核查。林荣主任介绍,在急诊科时,出现了很有说服力的一幕,一位专家突然向急诊科保洁人员提出了“考题”:如果一个胸痛病人突然在医院倒地了,该怎么办?

这名40来岁的保洁人员回答得头头是道,一点不含糊:心跳停顿了要赶紧进行心肺复苏,按压胸部30次要作2次呼吸……这名工作人员边讲解边示范,在场专家频频点头赞许。

整合力量 打造立体胸痛急救体系

“整个病人接治的过程,必须完全在认证中心规定的规范内完成,确保胸痛病人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林荣主任介绍,胸痛病人到达急诊科,确认疑似病例,随即就启动绿色通道,多科室联动,一切以“先抢救”为基准,10分钟之内就必须做完心电图,90分钟内打通血管。

作为泉州市重点学科,泉州心血管病中心成立于2004年8月,是泉州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中心,涵盖心血管内外科、心彩超室、心电图室、心导管室等,专业医师65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硕士生导师3人,博士3人,医学硕士21人。近年来,泉州市第一医院心血管病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科群建设优势明显,年心脏介入手术量和心脏外科手术量均居全省第4位。

“真做到了集全院的力量,应对胸痛救治。”据介绍,2014年6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成立了胸痛中心,院长苏智军高度重视胸痛中心的建设,亲自挂帅中心主任,多次召开协调会,协调医院多个科室的医疗资源,以患者为中心,优化救治流程,建立起全天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人员梯队和救治模式。在院内,医护人员要接受胸痛救治的训练,心血管病中心的医生还不时奔走各地120急救中心、县级医院急诊科,普及胸痛常识,建立协作关系,让更多的胸痛病人能第一时间被发现、及时送医。

为了更好、更快地对胸痛病人进行确诊,泉州市第一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建立了网络化救治群,在林荣团队的微信里,有多个胸痛救治的微信群,成员主要是各地医院的医护人员,一旦发现疑似胸痛患者,他们会第一时间将病人的初诊情况及病症发到群里,心血管病中心的医生立即作出判断。心血管病中心成为各个县市区医院的胸痛会诊的专家库。

“病人在转诊的路上,医院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送达后可以立即进行必要的检查。已经确认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则直接绕过急诊科进入导管室手术,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林荣介绍,按照这一套联动模式,一名病人送到医院到完成一台手术,时间基本上控制在30分钟左右。

2015年,泉州市第一医院为450例急性心梗患者实施急诊介入手术。仅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260例急诊介入手术。

林荣说,通过多部门的协作,充分运用各种高科技信息手段,有效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就诊及转运延迟状况,提升区域内心血管急症的整体救治水平,可以显著降低致死率、致残率,大幅减轻社会负担,切实让普通老百姓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心脏病医疗救助服务。 (林加华 何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