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第一医院多措并举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东南早报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泉州市第一医院院长苏智军说起公立医院改革言简意赅。他从泉州市第一医院的一系列举措出发,畅谈公立医院改革。他说,公立医院的改革,出台再多举措、解决再多问题,都是围绕着出发点而来的:一切围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却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事业。

提高病患就医感受

公立医院改革,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变化都在身边一一呈现,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感受。苏智军说,公立医院的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关键就是要提高患者的就医感受。

走进泉州市第一医院,无论是门诊大厅还是病房,大到医院楼房的修缮重装,小到医院卫生间的改造,都能感受到比以前敞亮了,整洁有序。墙上的电子屏、指示牌,各种电子设备的应用,让人一目了然、心中有数。来医院,不用再找关系插队、找医生了。无论是通过电话、网络、现场,还是自助终端机,大家都可以公平地利用公共服务资源,找到最信任的医生。2014年,泉州市第一医院的门诊预约为78万多人次,占门诊挂号数的56.1%。

“在优化服务流程,完善门诊、医技预约方面,医院作了很多的努力。”苏智军说,要提高病患的就医感受,就要让患者感受到就医的公平性,几年来泉州市第一医院推行预约挂号制度,就是想破除到医院找关系看病的老观念。如今的就诊环境,已经开始显现它的初衷和成效:更加便利便捷,也更加公平。2014年10月起,“泉州市第一医院移动互联网医院—患者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智能导诊把就医的流程搬到了手机上,患者只要关注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动动手指头,就能完成预约挂号、诊疗支付,系统还会根据不同的病患和就诊,提供全程的诊疗步骤及注意事项的提醒,可以查看检查检验报告。“解决看病难、排长队问题,让患者心中有数,才能真正让患者舒心,否则良好的就医感受无从谈起。”

“公立医院改革是个大项目,医院在完成一项系统的工程,但是立足点和出发点要清晰。”苏智军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虽然只是“医改”中一项小的内容,却是能让百姓直接感受到的,而且可操作、可提升的空间很大。

为多数人的利益而改

就医感受,环境的改善只是第一步。看不见的改变,倾注了更多的努力。从2014年12月12日起,泉州市第一医院药品零差价销售改革全面实施,取消15%的药品加成,药品、耗材销售不加价,按照采购价供给患者,同时多项医疗服务的价格相继调整。

看病省钱了!苏智军介绍,以减轻群众看病负担为出发点,第一医院把控制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作为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重点抓手,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用药监管机制,调整了临床用药结构,目的在于降低高价药、次高价药比例,最终的目的就是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让病患受益。

全院行动做好一件事!他认为,公立医院改革牵涉医院、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医院要通过创新内部管理控制和规范举措,强化医疗质量,推进优质服务,把患者置于改革的视线之内,以种种措施破除沉疴,让制度成为医院文化,发挥更大的力量,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化,让百姓受益。

学科建设是医院各项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工程,也是全面衡量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医院明确以学科建设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高起点确立学科建设方向,举全力完善学科建设条件,全方位打造学科建设平台,促进了医院整体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目前,医院建设4个市级重点学科,11个医院重点学科。在2014年,有18个科室申报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并成为国家卫生计生委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大医精诚,妙手仁心。公立医院的职能之一,便是发扬大医精神。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为了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能力,有针对性地向县级医院及乡镇医院提供帮助。两三年来,泉州市第一医院对口帮扶的医院近10家,医疗团队、护理团队下基层的同时,管理团队也跟着走进协作医院,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带动协作医院的发展和提升。“双向转诊”、“随时会诊”制度的建立,大大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更多的百姓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不同时期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不同时期我们面对的政策环境、需求背景与社会经济环境都不一样。”苏智军说,变的是在公立医院改革大框架内,创新工作方法方式,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深入。不变的是改革的出发点和目标,一切围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不断努力不断改善,把服务做得更好。